中国基金会的发展与世界潮流存在两个“逆向”,如何破?

徐永光 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发起人

7月6日,“一隅千里:发展中基金会的鸿鹄志”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湖南峰会在长沙隆重召开。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发起人徐永光发表了题为《新时代下基金会发展的政策环境及趋势》的主旨演讲,本文与你分享。

以下为演讲全文:

中国基金会的资源流向

与世界潮流存在“两个逆向”

截止到今天,中国基金会的数量已达6600多家,但整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根据是什么呢?我认为,中国基金会发展的资源流向和世界潮流是相逆的、完全相反的,这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表现在慈善捐赠的流向上。我先讲一下美国的慈善捐赠流向。美国非营利组织一年的总收入是1万多亿,1万多亿中有20%即3000多亿来自于捐款,另外30%来自于政府购买、采购,还有50%来自于收费、服务收入。在捐款中,82%来自于私人捐款,13%来自于基金会,企业捐款大约只占3%到5%。而中国企业捐款占到了60%以上。

另外,美国的基金会给行业捐款,每年捐出500亿左右,捐出来给社会服务组织、草根NGO。中国的基金会则是吸金器,整个1000多亿捐款主要被基金会拿走,以自己用为主。全世界的基金会都是发钱的,是一个供给资源的机构,而中国的基金会包括慈善会却是吸金器。

第二,体现在社会组织的增加值创造上。在中国,整个社会组织的支出总量比较大,但经济贡献值比较小。我们基金会的支出大量给了政府,尤其是公募基金会。政府背景的公募基金会、慈善会大部分在做政府的项目,比如希望工程。以前要动员社会力量弥补教育投入的不足,但现在还捐款建希望小学,就是在做政府的项目,这就需要检讨。大量的资源从民间来,给政府用,这是一个逆向流动。

中国6000多家基金会中,定位为资助型的(把钱拿出来资助公益行业发展)、资助草根NGO做事情的基金会数量占比不到1%,大部分还是自己做事,这反映我们行业发展水准非常低。这是体制性、结构性的问题。

我们行业发展还存在一些什么问题呢?

人才奇缺、专业水准不足、观念陈旧、技术落后、效率不高。这是在这个时代下我们自身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也是十九大指出的人民对美好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我国基金会发展的5个突破点

第一,官办基金会包括慈善会尽快转型

1.突破利益铁三角

什么是利益铁三角?

有政府背景的基金会包括慈善会,因为你有政府背景,所以企业喜欢给你捐款,企业给你捐款做什么项目呢?就要做政府的项目。通过企业给公募基金会捐款做政府的项目,搞政商关系。利益铁三角是改革的路径依赖,非常难以突破,但是必须突破。

2.共享公募权

公募基金会把自己的公募权拿出来给民间的公益组织分享,叫共享公募权。比如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他们通过共享公募权得到了非常好的发展。虽然中华儿慈会成立才几年时间,但99公益日的募捐在全国基金会当中排名第一,仅在2017年就募得了2个多亿,这就是分享的力量。改革不是帮别人,其实是帮你自己。中华儿慈会曾遭受小数点风波,差点被打死。后来他们蓬勃发展,因为大家关注它,了解它,觉得机构做得好,就支持它,所以现在它成了募捐第一。而红十字会因一个八竿子也打不着的郭美美差点被毁,实际上郭美美没有花过红十字会一分钱,但一个小女子就差点毁了百年老店,怎么被毁的?这个需要反思。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更多人会盯着你的钱流到哪个账号去。所以,公募基金会需要加快转型。

第二,推动家族基金会的发展

中国财富家族正处于代际交替之际,有必要大力推动家族基金会(如华民慈善基金会)的发展。

家族基金会有什么好处?

家族基金会的钱是自己的,财产脱离了企业,更加单纯、更加纯洁,追求的目标更高。而且家族基金会一定会有最少的腐败,不会有腐败。贪污是去贪污别人的钱,哪有自己的钱拿出来,再把自己的钱贪污回去的?所以,家族基金会是最纯的、最不会有腐败的。

再者,家族基金会有独立性,钱怎么用自己说了算。它能够去创新,愿意为创新承担风险,风险自担。如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洛克菲勒家族100年来,有近百个慈善机构,这个家族慈善基金会为世界贡献了125个诺贝尔奖。其中,1890年建立的芝加哥大学有97个经济学的诺贝尔奖,1901年建的洛克菲勒大学有27个生物工程类的诺贝尔奖,以及“绿色革命”粮食项目。家族基金会真正能够把自己的财产贡献出来,这个财产属于社会,所以社会都会支持他们的慈善项目发展,所以能够创造这样的奇迹,给人类做出大贡献。